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滴水穿石 “玉”汝于成

———记中国港湾集团澳门振华分公司党委书记赵玉喜

期次:第717期       查看:197







  他从华水走来,继大师风范,是献身水利的河海人;他向五洲走去,以国际视野,扬大国风貌,是精益求精的工程人。在别人眼里,他是业界的标杆,然而在自己眼里,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国际工程从业者,一个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建设者。他叫赵玉喜,在他和澳门振华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振华海湾工程有限公司仅仅用30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澳门口岸人工岛的建设重任,展现了央企风范和匠人风采。
  运筹帷幄之中 把“堡垒”建在营地澳门口岸人工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是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建设中开工最晚的项目。按澳门特别行政区要求,2017年12月31日,项目需要与珠海、香港口岸同时具备通关条件,留给项目的建设时间只有用天来计算———385天!
  相较于建设时间长达6年的香港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人工岛的建设属于极端工期条件下备受瞩目的超级工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有力保障,也是澳门口岸人工岛建设项目最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奇迹的根源所在。作为澳门振华公司的党委书记,在极端工期压力情况下要实现工期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组织保证作用,在口岸项目成立项目党支部,通过组织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组织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党建促进项目管理,以党建促进项目文化,以党建促进项目实施,以党建促进青年发展。
  在项目开工之初,澳门振华公司就提出要将本口岸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目标,通过项目党支部开展“亮身份、起表率,我为党旗添光彩”“保工期、创精品、喜迎党的十九大”等活动。项目中的全体党员,安全帽上有党旗,胸前佩戴党徽,办公桌上摆放有“党员示范岗”的标识,工作中吃苦在前,带头加班加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感召力,带领项目团队奋勇拼搏。紧张工作之余,党委还组织员工开展户外拓展、生日聚会、读书角、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的同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青年员工,让他们快成长,早成才。自项目党支部成立的那天起,赵玉喜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流动的党旗,要求党员干部平常时期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要豁得出来,做有一颗红心的工程人,建设有一颗党心的好工程。
  对赵玉喜来说,这385天,不只是普通的流年岁月,更是对他党员身份的考验,对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考验,项目进行的每一天,都要坚持扛起上级的信任和业主的嘱托。2017年12月18日,在口岸人工岛整体点亮仪式的璀璨灯光里,他心中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之前的一年无论再苦、再累、再险,为了这一刻也都值了!
  港珠澳大桥举世瞩目,作为港珠澳大桥工程澳门口岸人工岛项目的主要管理者之一,赵玉喜在极端工期的情况下,严把安全生产关,在60年一遇的台风面前运筹帷幄,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他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项目中所有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比贡献,充分体现了党建优势带来的强大凝聚力和行动力。
  作为一项备受世界瞩目的形象工程,澳门口岸人工岛自2016年12月12日开工起,赵玉喜就将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极端工期条件下超强度的施工环境,给项目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因为是孤岛作业、高峰期上万人的大型项目,所以工人吃住和休息全部在一个集中的工地生活区,治安管理压力巨大。赵玉喜深知其中的利害,专门提出一定要建一个安全部,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安全总监安排到位,对各种安全隐患做出了及时评估,包括火灾、工伤、台风、食物中毒、群殴事件、用电安全、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他事无巨细,凡是能想到的,都第一时间落实到位。集团总部也十分重视安全问题,每个月总部安全总监都必须去工地一次,每次要待三四天,一个标地一个标地去跑。夏天岛上的室外温度可以达到四五十摄氏度,上午跑完一个标地后往往衣服就全部湿透了,即使这样,他们换了衣服后下午立即再赶往另一个工地。安全生产问题要达到上下同步关注,不只依靠安全人员,还要所有参建人员都身体力行。因此,赵玉喜不仅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还进行了落到实处的宣传教育。根据施工人员的具体情况,每天下午5点钟,工地的大喇叭会分别用各种方言播放安全方面的要求和提示,保证所有人都听到、听懂,所有人都耳熟能详。最终,该项目创下了2500万安全工时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工程新纪录。
  2017年8月,面对53年来最强台风“天鸽”,赵玉喜领导的项目部预案到位、决策果断、执行有力、恢复迅速,受到了各方的高度称赞。8月22日,赵玉喜得知台风要来的消息,吃过午饭就立刻赶去了工地,撤还是不撤,在当时是一个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的决策。岛上8000多人,再加上各种仪器设备,倘若撤走,不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本就十分紧张的工期来说更是致命的拖延,但若不撤离,没人能确切预估到底会有多少损失。当时有一些声音主张不撤,因为之前别的项目因为台风来临之前进行了没必要的撤退受到过诟病,但赵玉喜坚持“必须撤”并安排会议详细商议紧急撤退预案,最终,从晚上9点开始,到夜里11点半,135台大型车辆把所有人、资料、电脑都安全转移到了指定地点。当“天鸽”来袭,海边宾馆临时指挥部里的赵玉喜看到汹涌的海水冲上岸,将一切都吞噬在浪涛中。
  台风过后,赵玉喜尽快赶到工地查看损失情况,眼前此景更让他心有余悸———若当时没有果断地撤退,后果不堪设想———台风阵风达到罕见的17级,项目现场2层高的活动板房全部被夷为平地,营地房屋也都被掀掉,所有塔吊全部倒下,眼见着辛辛苦苦昼夜不停建设的营地被摧毁殆尽,跟赵玉喜一起来的项目经理眼眶都红了。面对备受打击的工作人员,赵玉喜以天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为大家加油打气,“如果在我们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注定要遭受一次台风侵袭,那这应该是最好的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建筑都封顶了,所有的重要设备都没有进场,所以说,我们值得庆幸,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凡事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赵玉喜的态度鼓舞了大家的情绪,团队的信心再次被树立了起来。如破釜沉舟一般,大家越是备受打击越是顽强“生长”,没有被主张延长工期的声音影响,继续“5+2、白加黑”地工作,许多人为项目的完成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确保了项目如期完工。台风“天鸽”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应对“天鸽”的过程充分展示了赵玉喜团队能打硬仗、打胜仗的精神品质。
  语言天赋加持 踏遍五湖四海大学时,赵玉喜就对英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有空就找英文原著啃读,因此,在英语课结业考试时,他以最高分成了班里的第一名。研究生阶段,赵玉喜也没放下英语学习,在他看来,英语很有意思。研究生毕业后,既是因缘际会也是必然,他走上了国际工程的工作道路,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使本就扎实的专业知识如虎添翼,支撑赵玉喜后来遍布五洲四海的足迹,为中国工程走向世界贡献了一份河海力量。
  1985年本科毕业时,赵玉喜本想继续留在河海大学读研,但当时想要读研的学生很多,本校读研究生的机会有限,所以老师们鼓励他报考外校研究生。赵玉喜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度过了3年研究生时光,学习船舶结构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经老师推荐他去了北京的船舶工业总公司,做国际工程工作,处理国际设备进出口等事务。即使步入社会,赵玉喜勤奋好学的禀赋也没有改变,1989年,他又到天津大学参加了第一届国际工程培训班,花了2个月的时间对国际工程条款进行了系统学习,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工程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玉喜第一次出国,是在1990年,作为公司领导的陪同翻译去澳大利亚谈项目。有过外语学习经验的人都知道,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口音,而澳大利亚的英语口音也是与众不同。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赵玉喜除了白天跟着领导在外面跑项目,晚上回到酒店就打开电视机,熟悉当地的口音,那段日子对他来说的确是挑战和磨炼。凭借努力和勤奋,他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对语言的信心也大大增强。1996年到1999年,赵玉喜被公司派往印度尼西亚办事处常驻,在印尼的时候,他还凭借着语言方面的天赋,自学了一些常用的印尼语。有一天出门谈事,他给当地人留了一张纸条,用印尼语写了“出门谈事,晚饭不回来吃了”,规范的表达让当地人肃然起敬,他们目瞪口呆地问是谁写的。对赵玉喜来说,语言学习是工具,也是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前进道路上可能要多付出许多时间和心力,但它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无可比拟。
  做国际工程,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工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语言关要过,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必须重新适应。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所要面临的挑战有很多,而对赵玉喜来说,支持他在国外心甘情愿待下去的首要原因,就是对这份工作的长久热爱,以及工作带给他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但是在国外工作,需要经受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甚至是生命危险。1998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印尼经济颇受打击,当地民众反华情绪高涨,华人商店遭受激进分子的打、砸、抢,形势十分严峻。1998年初赵玉喜回国休年假,返程时到新加坡机场中转,发现从印尼疏散回来的人熙熙攘攘,而去印尼的人却寥寥无几。他打趣地问空乘人员:“这时候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去印尼啊?”空乘人员回复他:“不是,还有机组人员。”天生乐观的赵玉喜到了印尼后,发现形势比预料的还严峻。当时赵玉喜住在华人社区,为应对暴力事件,社区雇佣了当地武装部队,时刻准备好水和食物,防止火灾或者其他事件发生。“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噩耗,每天都像在生死存亡的边上”,但是赵玉喜并没有撤退,本着对项目负责的精神,一直坚持到大使馆通知撤离的最后一天。2001年,“9·11事件”刚过去没多久,赵玉喜便去美国德克萨斯州进行了2个月的培训,培训过程中还主动给另一名同事当翻译。那段日子生活很紧凑,因为美国人上班时间是自选的,只要完成份内的事,可以早来早走或晚来晚走。给他们做培训的老师选择的就是早来早走,培训7点钟开始,而赵玉喜他们住的地方离培训中心很远,得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所以在那2个月里,他都是4点起床、做饭,5点出发赶路,6点多到达培训地点,那段日子让他记忆犹新。2009年到2013年,赵玉喜一直在阿尔及利亚,负责办事处工作兼任项目经理,做防波堤修复和码头扩建项目。多年工作在项目一线,让他对员工和项目都产生了深厚感情,公司领导去视察工作时,问赵玉喜有无其他意见,赵玉喜说:“我只有一个意见,就是领导们能多待几天,多去下面转转,员工们也都想跟领导汇报工作呢!”
  正是多年以来做国际工程的工作经验,使赵玉喜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全局思维的优秀工程人,也为他在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人工岛建设过程中的精彩铺垫了坚实的道路。
  星光不负赶路人 圆梦河海1981年,17岁的赵玉喜背着行李,站在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的门前,这是一代人青春的开始,也是一场水利梦的延续。赵玉喜来自河南新乡,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一直在地方水利局工作,所以赵玉喜的成长,一开始便与水结缘。小时候的水利梦是模糊的,也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生根发芽的:父亲偶尔从水库带回来几条鱼,让缺衣少食的家人感受到了水的润泽;父亲经常讲述水的故事,让懵懂初开的少年对水产生了神秘向往。那时候,社会上流传着“直尺铅笔三角板,打不烂的铁饭碗”的说法,抱着求得一个“铁饭碗”的朴素愿望,赵玉喜勤学上进、志美行厉。20世纪80年代初,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录取率低至个位数,要想考上大学,不经一番寒彻骨是难以实现的。赵玉喜凭借聪颖过人的智慧和孜孜以进的坚毅,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当高考结束后,赵玉喜激动地在志愿表上全部填写了水利相关专业,而排在首位的便是中国水利第一学府———华东水利学院。
  星光不负赶路人,当年轻的梦想投映进理想的殿堂,便生发出耀人的光辉。赵玉喜在欣喜中开启了自己的水利之路和梦想之旅!
  20世纪80年代的华水,是浪漫的华水,也是传奇的华水。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交换的是朦胧诗,体验的是“战友情”,就连课堂的情景,也带有传奇的色彩。对今天的水之子来说,严恺院士和徐芝纶院士都是杰出的河海前辈,是校园楼馆建筑的名字,是草地上永不褪色的神圣雕像,是至高奖学金的设立者,是河海的光辉历史。对17岁的大一新生赵玉喜来说,他们是讲台上引人入胜的师长,将知识的蓝图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娓娓道来;是课堂上风趣的学者,将艰深的专业知识抽丝剥茧,为迷茫的学生拨开浓雾。上课是有趣的,赵玉喜回忆说,他当时在力学专业一班,班上有个河海子弟,其父刚好教班里的课程,上课若有人不专心听讲,这位教授就会厉声道:“你们这些孩子不要在爸爸妈妈面前搞小动作。”所以后来无论是毕业10年还是30年回母校,所有人见到老师们都像父母一样亲切。赵玉喜住在4舍,辅导员肖老师是位部队转业干部,曾参加过解放战争。他经常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时常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打仗的时候左手挎着一个篮子,装着一篮子手榴弹”的故事让赵玉喜尊崇有加。当时条件艰苦,不像现在有暖气,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又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抵挡不住南京湿冷的冬天。所以每天早上6点钟,大家都要早起跑步,只要喇叭一响,辅导员就会准时来到宿舍,挨个宿舍查人、挨张床铺喊人,那些赖床的人就会被掀被子,甚至有人被揪耳朵。通过晨跑激发出的热量可以延续到10点钟,再熬一会儿,就能迎来激动人心的午饭时刻,狮子头、麻辣肉等成为大家争抢的美食。
  “人生最关键的成长是在大学时代,在大学里学知识、学方法,最重要的是人生观的形成”,回忆起大学时光,赵玉喜如是说。在华水的日子,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一段美好岁月,忆起欣然,思之慨然,离开校园虽久,但那四年在他身上深深烙印的痕迹,多年来始终发光发热,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指明前进的方向。 (李雁玲 张春平)
赵玉喜,1964年生于河南新乡,高级工程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至今先后任职于船舶工业总公司、华为公司和中国港湾公司,2012年起担任振华海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6年12月,由澳门振华公司承揽的港珠澳大桥工程澳门口岸人工岛项目正式开工建设。